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公开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巷小吃街”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1-08

提案者:胡苏

“建设巷小吃街”整体呈“十字形”,由起于建设北路二段、止于建设路,长约500米的建设巷和起于一环路东一段、止于沙河,长约700米的建设支巷组成,临近电子科技大学沙河小区,是不少学生的“第二食堂”;同时随着“小吃街”近年来在网络媒体上的出圈,“建设巷小吃街”已成为一张全区的文旅名片,不仅是成都人的美食天堂,更成为外地人争相打卡的美食地。

食品安全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并就食品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近年来,全区相关部门通过优化公共空间、开展集中整治、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等措施,加大了小吃街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净化了小吃街餐饮市场环境。但今年以来,通过多次走访发现,“建设巷小吃街”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食品制作环境依然堪忧、餐具食材质量存在隐患等方面:

一是食品制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小吃街食品加工卫生条件差等情况较普遍,食品质量堪忧,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如:小吃街摊位空间狭小,食材当街摆放,加工、售卖均在室外,环境卫生较差;摊主的个人卫生习惯参差不齐,很多人在制作食物时不戴口罩、手套;虽然部分店铺公开了经营资质,但摊贩经营、操作加工人员健康状况无法保证。

二是餐具选用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小吃店经营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使用的一次性餐具较劣质,循环使用餐具消毒不到位。如:一次性餐具无明显的合格标识,存在使用三无产品隐患。部分堂食小店生意较好时,餐具简单清洗后未消毒又循环使用,存在疾病传播隐患。

三是食材选用存在安全隐患。经多次探寻观察发现,部分生意较差的小店,食材常年堆积在摊位上,第二天又重复售卖,食材选用是否安全,食材新鲜度和质量特别是一些肉食品是否存在变质问题难以保证,大大增加了食物中毒的风险。

为进一步做好小吃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持续打造“建设巷小吃街”文旅名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加大宣传曝光力度。建议借鉴“新疆喀什古城”做法,定期曝光“小吃街餐饮红黑榜”,将检查发现卫生良好、食品安全可靠的商家进行红榜曝光,将投诉较多、卫生堪忧、食品安全有待改进的商家进行黑榜曝光,加强群众消费及商家行为引导。

二是建议强化监督管理。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的巡查检查。特别是对食品经营个体,加大督查检查力度,从食品原材料质量、加工制作过程、制作经营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各个环节严格监管,从严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如:进一步加强对食材三无及过期变质情况的检查检验力度,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商家坚决予以查处、取缔;进一步加强一次性餐具及自行消毒餐具的监管,如:一次性碗、杯子、筷子等,要求符合卫生标准。循环餐具使用商家要求按需配备相应容量的消毒设备;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如:是否定期体检,是否持有健康证上岗,是否佩戴个人卫生用品等。

三是建议实行群防群治。面向社会公众,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餐饮业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疏通投诉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体系,在显眼处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处理群众诉求和举报;常态化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以发现问题线索、防控风险为导向,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不断提升精准检测能力水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落实有奖举报、消费者维权、惩罚性赔偿等制度,构建较为完备的餐饮业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

四是建议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紧盯元旦、春节“两节”、“五一小长假”及中秋国庆“双节”等重要节点,结合节日市场特点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环境卫生、添加剂的使用、原料进货台账及生产过程控制和标签标识等情况,对存在发现的问题,进行台账管理、限期整改。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成华区委员会 承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成华区委员会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成都国翔科技有限公司 主编信箱:webmaster@chenghua.gov.cn
蜀ICP备2022012049号-1   我为政府网站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