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 社情民意
关于开展老旧高层住宅防火门安全检查与治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23

政协成华区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成华区委员会副主委冯延伟,政协成华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王镖,都江堰支社社员周勇反映:

应高度重视全国老旧高层住宅的防火门因阻燃性能下降、耐火极限不达标而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问题,并立即开展安全检查和治理工作。

一、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足

1.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我国开始大量兴建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的普及改善了城市居住条件,但也带来消防安全、社区管理等新挑战。

2.由于发展条件限制,当时大量住宅使用的防火门采用企业标准。中国最早的防火门国家标准《钢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2955-19911991年制定发布,提出了钢质防火门质量方面的要求,但是未涵盖木质防火门产品。该标准2008年首次修订时,才对木质防火门提出了相关质量要求。

3.早期防火门芯材和框体需按标准要求采用经阻燃剂高压浸渍处理的木质材料,以便达到耐火极限要求。但在以往的实际生产中,一部分企业会减少阻燃剂的使用量,一部分企业会减少阻燃剂浸渍时间和压力。经测试,常温常压下,1小时内阻燃剂溶液只能渗透到绝大部分木材表面2mm的范围内,对提高木材耐火极限作用不明显。

4.即便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阻燃处理,阻燃剂也具有一定时效性:容易发生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等化学结构变化,挥发损失、阻燃剂迁移等物理性能变化,以及木质材料老化导致阻燃剂原本与材料基体形成的良好结合状态被破坏,从而产生防火门耐火性能失效的情况。

基于以上原因,建设较早的高层住宅防火门均存在因阻燃性能下降、耐火极限不达标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高层住宅一旦发生火灾,耐火性能不达标的防火门将无法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无法确保人员安全逃生和为消防员争取救援时间,将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

二、工作建议

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防火门》GB 12955-2024将于202651日实施,标准从多方面对安全环保、耐火性能提出了更严格要求,并对防火门产品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提出了新增要求。建议以此为契机,提前开展防火门产品专项安全检查与治理。

(一)专项安全检查,查清安全隐患

1.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防火门产品专项安全检查,重点检查2000年以前建成的高层住宅中安装的防火门。

2.统一制定检查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执行。

3.可采取先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后再扩大检查范围的方式进行。

(二)政府综合调控,开展以旧换新

1.根据住建部最新政策,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已全面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其中基础类改造由政府主导,重点解决安全隐患,包括修缮危房、更新管网、增设消防设施等。这一政策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体检-更新-管理”闭环机制,推动城市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转型。建议明确将老旧高层住宅防火门的检查和更新纳入更新改造范围,解决一部分资金。

2.在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下,国家推出以旧换新政策,旨在通过刺激消费、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绿色转型来应对多重挑战。2025年政策已覆盖家电、数码产品、汽车,通过“消费提振-产业升级-循环经济”的闭环,既应对了国内需求不足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也缓解了国际贸易摩擦和金融波动的冲击,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与家电、汽车等消费品类似,防火门作为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的核心设施,亟需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升级换代。建议将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扩及防火门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产品,以“居民部分出资,国家予以补贴”的形式解决一部分资金。

3.建议探索通过启用住宅维修基金、承担商业保险等途径解决一部分更换资金。可优先从住宅维修基金中列支,对资金不足的小区,可通过引入商业保险、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方式补足。

4.建议指导防火门生产企业提前按照新修订强制性国家标准《防火门》GB 12955-2024进行生产。

(三)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1.在更新过程中建立动态监测体系,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防火门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2.完善法规标准衔接,进一步强化社区、物业、居民等主体管理责任。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成华区委员会 承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成华区委员会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成都国翔科技有限公司 主编信箱:webmaster@chenghua.gov.cn
蜀ICP备2022012049号-1   我为政府网站找错